NEWS

新闻中心

院士、专家齐聚北京 为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规划建言献策

时间:2018/09/12

2018年9月12日,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展规划专家交流会在京举行,国家工程实验室牵头建设单位新智认知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智认知”)总裁杨瑞、国家工程实验室理事长李璞、主任刘玉超、副主任张善海、马文学、窦笑然出席会议,会议由刘玉超主任主持。

▲专家交流会现场合影

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北京邮电大学陈俊亮院士,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理事长费爱国院士,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监事长戴浩院士、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秦继荣研究员、副秘书长宋荣高工,北京邮电大学邓中亮教授,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景晓波巡视员,中国地震应急搜救中心曲国胜研究员,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蔡岗研究员,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张振伟研究员,军事科学院系统工程研究院初军田研究员,军委后勤保障部信息中心李世川高工、陈雪松高工等13名专家受邀出席会议。

▲陈俊亮院士、戴浩院士现场讨论中

本次交流会分专题报告和讨论交流两个环节展开。在专题报告环节,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刘玉超围绕实验室的组织架构、发展理念、基础环境、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定、协同创新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介绍。针对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未来发展规划,刘玉超主任表示,国家工程实验室是一个开放协同的创新平台,未来将通过业务、技术、标准、模式上的创新,打造指挥调度生态圈和社会治安生态圈。通过建设指挥调度生态圈,“打开”传统封闭的指挥中心,将能力赋予参与指挥调度场景的所有角色,向供给侧端赋能;通过建设社会安全服务生态圈,融合社会服务大数据,构建安全信任体系,强化社会对指挥调度的正反馈效果,向需求侧、向云聚能。

▲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刘玉超介绍实验室发展规划

新智认知总裁杨瑞表示,作为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牵头建设单位,新智认知将一如既往地支持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对各位专家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谈及国家工程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杨瑞总认为,国家工程实验室一定要有高度,要真正在行业中创品牌、树权威;同时,要秉持共享的心态与外界合作交流,关注与相关产业的融合,积极构建生态体系,持续为社会赋能。而新智认知与实验室的战略大方向其实是一致的,只不过更注重安全领域、能源领域的深耕,目前主要基于大数据平台,通过AI/HI生态赋能,打造智能指挥调度系统;同时,打造面向企业和个人的安全服务,让安全服务从公安部门走出去,真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智认知总裁杨瑞发表演说

在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围绕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发展规划献言献策。费爱国院士表示,国家工程实验室应怀着开放的心态与外界合作,邀请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共事,要注重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快速集成能力的提升,不管是在理论、方法上,还是在人员构成上,并在此基础上拥有自己的代表性技术和产品。戴浩院士建议,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发展规划不仅要把技术方向梳理清楚,还要制定近三、五年的具体发展计划,明确要完成的具体任务;不管是把一体化拓展到智能化,还是把指挥调度拓展到安全服务,都要进行完整的分析和梳理,围绕常态化的安全服务和应急性常态服务,积极发挥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作用。陈俊亮院士谈到,国家工程实验室要在公共安全领域起到技术支撑作用,要针对典型场景,例如大型活动安保、社会治安、突发应急事件等,研究指挥调度流程的标准化问题,与大数据平台结合,按照场景需求进行分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秦继荣秘书长认为,公共安全和应急救援是一体化指挥调度两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国家工程实验室可以围绕这些领域,深入研究服务场景,建立开放的系统开发平台,为行业提供服务,起到引领作用;同时,要深入研究分析行业技术发展,拟制年度发展报告,组织全国性品牌会议,软硬兼抓。

▲与会专家积极献言献策

今后,国家工程实验将依托各专家、各理事单位的支持与建议,进一步梳理和细化实验室的发展规划,努力把实验室建设成为行业标杆;而新智认知将担负起将实验室成果与市场需求密切对接的职责,团结各个合作伙伴的力量,服务实战、聚智合力、共创生态,真正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和共赢,为维护社会公共安全进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