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迈向智能指挥调度新时代
时间:2018/04/13

刘玉超 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
高级工程师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副秘书长、青工委主任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专业博士
李德毅院士学术助手
猛狮智能车联合团队总领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响应国家创新体系建设,2016年国家发改委和公安部发起建设了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挂靠新智认知旗下博康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7年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成立了智能指挥调度专业委员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了“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服务于公共安全、社会治理的指挥调度技术迎来了时代发展的新机遇。
历史照亮未来,回顾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追溯指挥调度的专业起源,顺应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趋势,开放协同、智创未来,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正迈向智能指挥调度新时代。
创新驱动发展的源动力
十年前,李德毅院士就提出“用科学任务带动科学研究”的思想。人类经历了几千年的实验科学、几百年的理论科学、几十年的计算科学,如今迎来了数据密集型科学时代。从图灵模型到冯•诺依曼计算机,从关系代数到关系数据库,从谓词演算到专家系统,形而上的科学和形而下的技术,有时科学是技术的先导,有时技术也可以成为科学的先导。如今高科技企业推动的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浪潮,谁又是他们的先导,他们又会是谁的先导。

▲ 引自李德毅院士报告《人工智能在奔跑》
在农耕社会和工业社会,人类的生产工具主要是基于物质和能量的动力工具;今天,动力工具转向了基于数据、信息、价值和智能的智力工具,从要素驱动演进为创新驱动。几百年的小数据、大科学时代,科学发现成为先导;几十年的计算科学时代,技术发明成为先导;如今大数据时代,依靠智力工具的应用创新成为先导。
计算环境从以计算机为中心,到以网络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软件工程从面向机器、语言、中间件等面向主机的形态,转为面向网络、面向服务、面向数据;人机交互从人围着计算机转到计算机围着人转;交互、分享、群体智能等成为IT生态演进的驱动力。人人联网、物物联网、机器人联网,万人万物作为重要因素参与网络交互,形形色色的网络主体,表现出千姿百态的群体行为,体现出认知的核心——交互的魅力。
当前,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成为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的一个解决方案。无论是人类智能还是人工智能,无论是个体智能还是群体智能,无论是集中智能还是分布智能,都是在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源头的供给能力。
从传统指挥调度迈向智能指挥调度
指挥调度属于指挥与控制系统工程学科,是指挥与控制科学在行业管理中的技术落地。指挥是管理艺术,控制是科学技术,指挥与控制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起源于“赛博”(Cybernetics),核心是交互,研究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交互。它与一般的“物质-技术系统”不同,更是一个“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yber-Physical-Social System)。
《指挥与控制学报》主编王飞跃教授在《机器崛起》一书的译者序中详细介绍了“赛博”的前世今生。1845年法国物理学家安培提出“Cybernetique”,其本意就是国务管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1948年诺伯特•维纳写了著名的《Cybernetics: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machine》,把赛博从社会科学扩展到生物学和机器智能,成为今天许多学科的精神开端;1955年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将“Cybernetics”落到机械和电机控制,是现在控制科学奠基之作。钱学森晚年也认为社会控制论——“Cybernetics”的真正内涵一定会崛起!
“一体化”概念含义广泛,既可以形容国家战略体系,也可以具体到系统产品的设计。一体化指挥调度就是要解决指挥调度中的核心痛点问题,比如有硬件没软件、有软件没数据、有数据没标准等。从行业画像、系统架构和数据运维入手,放眼人工智能+指挥控制技术发展将带来的行业新变革,运用系统工程思维,“一体化”统筹设计。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管理与技术一体化、软件与硬件一体化、端与云一体化、人与机一体化。从信息流的角度看,在人人联网之后,物物联网成为必然,感知、认知与行动变得尤为重要。支持指挥的战略信息和支持控制的战术信息,态势感知一体化;以人为中心、数据与知识双轮驱动的认知决策一体化;“端+云、人+机”虚实结合混合模式的行动控制一体化;以及信息通信的一体化融合与运维。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指挥调度专委会的成立,标志着传统指挥调度技术已经迈入智能化时代,要素和手段都发生了改变。从通信网络走向泛在网络,从业务功能驱动走向数据智能驱动,从指挥中心系统走向以人为中心的“端+云”指挥模式,从通信端机走向各类智能系统,从关系数据库走向大数据,从软件信息系统走向“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定位与发展
国家工程实验室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社会治安防控领域指挥调度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基地和创新成果的扩散中心,是一个开放创新的平台。
实验室的定位和发展理念:
四个功能定位:聚焦科技前沿趋势、打造领域智库平台、提供行业技术服务、建立集成示范中心。
三个能力适应:适应时代趋势、适应技术发展、适应行业要求。
两个专业方向:人工智能、指挥控制。
一个核心目标:构建智慧警务新生态。
实验室设立运行中心、关键技术研究中心、工程验证中心和合作交流中心四个部门,由首席科学家和行业首席专家领衔开展国家和行业相关课题及关键技术研究,围绕场景数字化,以基于大数据体系的智慧警务画像和基于态势的一体化指挥调度技术画像为抓手,数据创新、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三轮驱动,发挥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智能指挥调度专委会的智库优势,借助新智认知的产业力量,坚持开放协同、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迈入智能指挥调度新时代。